刘文革,男,1966年生,河南省灵宝市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无籽西瓜育种岗位科学家,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组长,《中国瓜菜》《长江蔬菜》等期刊编委,国际瓜类遗传学会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甜瓜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西瓜多倍体育种课题主持人,九三学社郑州果树所支社副主委。
1988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2006-200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硕士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甜瓜研究发展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西瓜多倍体育种研究工作。2007年9月,参加农业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理论业务培训班。
曾先后参加农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厚皮甜瓜、西瓜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优质抗病西瓜种质创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创造四倍体西瓜新种质”、“不同倍性西瓜基因差异表达与多倍体优势机理研究”、主持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利用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创造优质抗病四倍体西瓜新种质”、主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郑抗无籽西瓜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多项。
目前承担农业部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无籽西瓜育种岗位科学家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多抗专用西甜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主持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近等基因系精细定位西瓜抗枯萎病基因;主持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利用细胞工程选育高番茄红素和瓜氨酸含量无籽西瓜新品种;主持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大兴区合作项目:功能性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取得了以下科技成果及荣誉:主持的“优质耐湿三倍体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5号的选育与推广”2007年获得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30多个,选育的“郑抗无籽5号”西瓜品种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审定。“郑抗无籽8号”通过河南省审定。2004年度在中国果菜产业论坛被评为“中国果菜产业开发特别贡献奖”。2005年被河南省九三学社评为“省社会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北京大兴区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2009年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北京大兴区科技合作项目突出贡献个人奖”。
学术方面的成就:在西瓜多倍体遗传育种、遗传变异机理、抗逆机理、功能性成分等方面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研究空白。有比较丰富的多倍体西瓜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经验,有细胞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对西瓜甜瓜整体和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技术有独到见解,并首创国内西瓜多倍体抗逆育种、功能性成分研究等,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中外学术期刊《园艺学报》《果树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植物学通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瓜菜》《HortScience》《Acta Horticulture》《CGC》等发表90篇论文,第一作者和独著文章36篇,其中文章最高被引用频次为40次。出版著作4本。
刘文革博士作为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组长,已经成功主办第9次到第13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成功承办2008年全国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操作和遗传改良学术研讨会,创办的中国无籽西瓜网在本行业内具有很高的影响。
在国际合作方面, 2005年6月邀请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蔬菜果品改良中心西瓜育种专家Stephen R. King博士访问。2006年9月~2007年1月在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和蔬菜果品研究中心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合作,在美国开展了西瓜番茄红素遗传规律及分子辅助育种方面工作。并对美国农业部奥克拉荷马试验站、Harris Moran公司、Syngenta 公司及试验地及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访问,并签定了合作协议。在湖南长沙国际葫芦科会议上和美国、印度等国家进行了意向合作。
选育的郑抗无籽系列品种推广面积已经达20万亩以上。通过到山东、山西、陕西、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贵州、辽宁、北京、甘肃、新疆等20个省市省市无籽西瓜主产区进行考察、调研、技术培训等,配合当地的合作社、协会等西瓜专业组及政府推广部门,在这些地方建立了郑抗无籽西瓜示范基地。被安徽宿州市、内蒙古奈曼旗等政府聘为无籽西瓜顾问。
联系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邮编:450009
联系电话:0371-6533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