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会议纪要(湖南张家界)

重塑无籽西瓜的高档形象
——第九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会议纪要
第九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议于2003年10月11-14日在湖南张家界市召开,参加无籽西瓜协作组会议的有30余人,会议由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孙小武所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文革博士主持。
首先由原无籽西瓜协作组组长谭素英研究员对以前无籽西瓜科研协作组成果进行了总结,然后全体代表根据协作单位承担的协作任务及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座谈的形式进行认真研讨和交流,代表们各抒己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推举刘文革、孙小武、陈清华为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开发协作组组长、副组长。并确定了今后的协作内容,初步确定第十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议2005年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由安徽省天禾西甜瓜种业公司承办。现将这次会议的详细内容总结如下:
(一)对以前协作活动的总结:
谭素英研究员对以前的协作组活动总结如下:(1)科研协作成效显著。每次内容,比如四倍体西瓜的诱变方法、四倍体西瓜低稔性研究、无籽西瓜各地栽培模式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2)通过协作组无籽西瓜品种区域试验推出了一大批无籽西瓜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的无籽西瓜品种有:郑抗无子1号、郑抗无子2号、郑抗无子3号、黑蜜5号、黄宝石、湘西瓜11号和19号、雪峰花皮无子、蜜黄无子、蜜红无子、小玉红无子、丰乐无子1、2、3号等,另外还有一些品种通过各省市审定。(3)组织全国无籽西瓜科研协作组的新老专家共同编著的《无籽西瓜育种与栽培》专著,该书出版后反响很大。(4)通过协作组活动对无籽西瓜的推广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诸如湖北省荆州市、安徽省宿州市从1992年的十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亩地。(5)通过科研协作申报了许多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诸如国家863、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省市的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等。谭素英研究员并为下一步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二)会议研讨情况:
根据协作单位承担的协作任务及自己的研究内容,与会者都分别做了发言,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1.无籽西瓜育种应与抗病育种结合起来。虽然无籽西瓜比相应的有籽西瓜有一定的抗逆性,诸如抗枯萎病、耐淹水等,但对许多病害还是感病,诸如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在无籽西瓜抗病育种方面应该加强。
2.无籽西瓜也可以通过南北气候差异、保护地等措施周年栽培和供应,延长无籽西瓜货架期。现在许多二倍体有子西瓜采取周年栽培周年供应市场,无籽西瓜完全可以和有子西瓜一样进行反季节栽培,象北京地区利用双膜覆盖栽培技术,两年内反季节无籽西瓜发展到2000亩。荆州市利用延秋栽培、湖南省瓜类研究所利用立架栽培等措施,达到无籽西瓜生产淡季上市,这些都值得借鉴。但这需要耐低温和耐弱光的无籽西瓜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
3.无籽西瓜的无公害栽培问题:无籽西瓜由于抗病耐湿大部分在南方种植,但在坐果期间常遇到阴雨天气,造成西瓜坐果困难,许多瓜农利用坐瓜灵促使坐果,造成对西瓜植株和人体的危害,但其危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西瓜使用农药和化肥残留问题,还值商讨。如果通过无公害无籽西瓜生产标准的制定,然后按照其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可以提高无籽西瓜的市场竞争力。
4.无籽西瓜生产与销售的关系。为了能打开无籽西瓜的销售市场,许多地区根据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特点,采取了种子销售—生产技术指导—帮助销售,例如湖北省监利县无籽西瓜协会总结出一个“三好”模式:帮助农民无籽西瓜品种和种子选好;指导农民在地里种好;组织农民在城里卖好。利用农民协会和无籽西瓜协会包种包指导包销售等措施,来稳定瓜农种植无籽西瓜的积极性。与会者建议能通过《中国西瓜甜瓜》杂志这个窗口,和瓜贩以及消费者联系起来,疏通销售环节。
5.无籽西瓜种子质量标准问题:和南京会议一样,与会代表一致反映现行的种子管理工作中,执行的“西瓜种子质量标准”是普通西瓜(二倍体西瓜)种子的质量标准,这个标准不适合三倍体西瓜种子。种子管理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往往以这个标准为根据检测三倍体西瓜种子,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纠纷,给科研单位、种子销售部门乃至执法部门和农民造成很多麻烦,甚至影响无籽西瓜生产的发展。最近有些省市已经开始进行地方无籽西瓜种子行业标准的制定,针对这些情况,与会代表一致呼吁这些部门能降低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标准:
其理由如下:(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6715.1-1996),瓜类作物西瓜的种子发芽率为90%,在一般情况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发芽率达不到90%,需要特殊的处理。(2)由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结构和子叶的折叠状况,及子叶贮存营养物质较少,致使种子发芽困难,发芽率低,直接播种入土发芽率在10%以下。按一般的方法催芽,发芽率只有20%~30%;采用浸种破壳催芽,发芽率一般可提高到70%~80%(高的达80%以上,新疆制种,有些品种可以达到90%以上)。(3) 对发芽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适温为33℃~35℃;湿度不能过大或过小,湿度过大,供氧不足会延迟发芽,甚至烂种,尤其是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4) 对有些三倍体无子西瓜品种,诸如有些黄肉、黄皮等,其发芽率只能达到70%~75%,如果执行高标准对推广这些优质品种不利。
通过以上这些理由,建议三倍体无子西瓜发芽率标准应定为75%,这样有利于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并且呼吁通过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全国瓜协向农业部和各部门建议“制定三倍体西瓜种子质量标准”,作为今后执法部门的工作依据。
6.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无籽西瓜的出现是以高档水果的形象出现在市场上,而且无籽西瓜以其抗病耐湿优质等优点,得到迅猛的发展,特别是湖南、湖北、安徽省等地,有些地区无籽西瓜占当地西瓜面积的90%以上。但近年来却面临有籽西瓜的挑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盲目追求早熟、大果,这促使栽培时大量追施氮肥、生瓜上市,导致无籽西瓜品质下降,表现不出无籽西瓜的优质,这样在有些地区无籽西瓜的价格竞争不过有籽西瓜。(2)农民有意用相同的标记性状的二倍体西瓜进行授粉,有意混入无籽西瓜导致瓜贩的损失,失去信誉,也是导致无籽西瓜降价的一个原因。(3)种子市场混乱,竟相压低种子价格,许多个体商户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严重影响了正规无籽西瓜品种的声誉。(4)品种更新缓慢:现在市场上推广的多为黑蜜2号、雪峰花皮等,诸如湖北省60多万亩无籽西瓜,黑蜜无子2号占了40%。虽然一些单位也推出优质的无籽西瓜品种,但市场占有率不高。(5)销售信息途径不畅通,需要优质西瓜的瓜贩买不到。(6)部分地区粮棉油价格的上涨,也给西瓜生产造成冲击。怎样面对以上这些问题,给育种单位和生产单位提出了严重挑战。
7.怎样重塑无籽西瓜的高档形象:无籽西瓜是以含糖量高,无子习性等优点,被人们认为是高档水果,但生产上有些单位推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虽然产量上去了,但常出现大量着色秕子、白色秕子,含糖量降低,影响无籽西瓜的形象。因此以后应避免此类品种走向市场。可以多推出一些中型、小型无籽西瓜,引导无籽西瓜消费市场。
美国科学家研究得出:西瓜是少数几种富含番茄红素的食品之一,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只有通过加热或加工处理后才会更有效地被人体吸收,而西瓜中的番茄红素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无须加热或加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番茄红素含量比相应的二倍体西瓜更高。而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和防癌抗癌作用。作为保健食品,可以打出高含量番茄红素无籽西瓜品牌,提高无籽西瓜的高档形象。
(三)以后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内容:
根据与会代表讨论内容和建议,无籽西瓜协作组今后协作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继续进行优质无籽西瓜品种选育,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抗病和耐低温的无籽西瓜品种选育。2.无籽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研究。3.无籽西瓜周年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4.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5.对有条件的单位,加强无籽西瓜基础研究。6.结合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对无籽西瓜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

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
          
2003年12月22日

西瓜商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