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在我国古代称为“寒瓜”,原产自非洲,在五代之前已被传入浙江一带但那时不叫做西瓜也没有广泛传播开,直到公元10世纪契丹人将西瓜引入中土。西瓜甘甜多汁含水和糖丰富不管是作为水果还是压榨成汁都十分美味,是夏季消暑解渴的好选择。西瓜也是夏天维生素C的好来源,虽然每100g仅含有6mg但相较于其他水果西瓜是夏天吃的量最多的水果。除此之外西瓜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钾、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的植物化学物质。
立秋后能不能吃西瓜,不在于时节,而在于吃西瓜人的体质,若脾胃强盛的人,完全没问题。西瓜是应季水果,含有大量水分和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物质,可用来补充营养、改善脱水。还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缓解水肿等,在炎热的夏天是必备食品。但有些人在立秋后确实要少吃西瓜。立秋后天气寒凉,虚胖、手脚冰凉的人大多脾胃虚寒,易因外界环境、食物的刺激,令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西瓜就属寒凉之物,所以老人、小孩及脾胃虚寒的人,立秋后应少吃。立秋后能不能吃西瓜,不在于时节,而在于吃西瓜人的体质,若脾胃强盛的人,完全没问题。从气候上看,初秋的中午温度还很高,吃西瓜可以消暑,但要控制量;中秋过后最好少吃西瓜这类寒凉食物。
秋食西瓜的讲究:
1、选择常温,不要冰镇。很多人吃西瓜都喜欢冰镇,吃起来甘甜清爽,但是过凉的食物会损伤我们的消化道黏膜,同时增加胃肠负担,因此在这个季节吃西瓜就不要选择太凉的,常温就很好了。
2、控制量,不要无节制吃太多。很多人吃起西瓜来就会没有节制,然而这样的吃法会影响正餐的摄入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带来的第一直接后果不是体重的下降而是抵抗力的下降,秋季又是感冒高发期,为了健康每天最多吃200g西瓜大概正常大小的两牙儿就足够了。
3、搭配的饮食中可以吃些温热食物。一到了秋天人们就开始进补了,于是牛羊肉开始大量食用,然而中医认为初秋适合平补不适合大量温补,大量食用牛羊肉等温性食物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此时每日水果中配一点西瓜是缓解的一种方法。反之亦然,若想吃西瓜又怕“寒”到自己不妨来点糖炒栗子暖一暖。
4、吃对时间,白天两餐间吃不要晨起或临睡前吃。初秋中午还比较热但早晚已经较凉,西瓜含水丰富即使是常温的西瓜吃起来也有冰凉的感受,在寒冷的环境下吃冰凉的东西更容易消化不良,因此不建议晨起或睡前吃。特别是睡前,西瓜中含有瓜氨酸和精氨酸有利尿的作用,睡前吃会增加夜尿量,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可不是个好选择。
这世上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秋季我们还能享受到西瓜,但老话说得好“不时不食”,在最自然的时间吃自然成熟的食物才能获得最极致的营养与味觉享受。